近年來,王臺鎮堅持工業強鎮戰略,突出民營經濟亮點,以紡織機械生產為突破口,形成了以東佳、星火集團為龍頭,以海佳、同春等企業為支撐,與眾多“家庭工廠”緊密協作的“金字塔”型產業集群。2003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紡織機械名鎮”,也是全國惟一獲此殊榮的紡機類特色鄉鎮。
依托龍頭企業 盡顯產業優勢
膠南市王臺鎮位于青島西海岸核心區,與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隔膠州灣與青島市相望,距青島國際空港57公里,204國道、青萊高速、膠州灣高速等貫穿鎮境,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紡織機械是王臺鎮的傳統和優勢產業。
2002年以后,王臺鎮以星火集團和東佳集團為依托,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把紡織機械產業作為全鎮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使全鎮紡織機械產業逐步發展成為集鑄造、加工、安裝、銷售、科研于一體的區域性紡織機械產業基地和產業鏈群。目前,全鎮共有主要生產設備6000臺(套),其中進口設備374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CNC加工中心(數控機車)100多臺(套)。全鎮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5家。有“引春”、“東佳”等8個品牌、8大系列、近100個規格的紡織機械產品,市場覆蓋率大,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梳棉機產量占全國銷售量的3/4,噴水織機占全國銷售量的1/2,成為全國最大的無梭織機生產基地。2006年,王臺鎮完成紡織機械產業產值3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0%;銷售收入2.96億元,占72%;利稅1.11億元,占68%。
抓強企扶弱企 保證生產能力
王臺鎮將紡機生產企業與其它內外資企業同等對待,狠抓以星火集團為龍頭的骨干企業,在項目、資金、稅收分成等方面給予傾斜,打造“航空母艦”級的大企業。目前,全鎮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紡機企業已達4家。在做強大企業的同時,積極鼓勵有資金、有技術、能銷售的人員自主創業,人人爭做“小老板”,在場地、供電、用水、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目前已培養起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14家,過百萬元的150余家,工商登記紡機生產企業達175家,全鎮從事紡機配件加工銷售的站點近800余個,從業人員萬余人。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全鎮就新上車床、銑床近1000臺,全鎮的紡織機械生產能力達到7萬臺。
以科技為先導 走自主創新之路
王臺鎮出臺鼓勵政策,并撥出專項資金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在科技先導、自主創新戰略引導下,企業規模和產品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十強”中,東佳紡機集團有限公司榮登“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制造行業”榜,成為青島地區紡機產業一顆耀眼的“明星”。2006年,該鎮被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1個、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11件、外觀設計專利1件、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1家;東佳集團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東佳集團先后自主研制開發5個系列、60多個品種的紡織機械產品,其中26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項技術被認定為國家專利,16種產品被列為國家級新產品。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引春牌產品被認定為“中國知名品牌”,JW2000型噴水織機、MJ317型毛巾劍桿織機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截止目前,全鎮已擁有省級研發中心1家、青島市級研發中心2家、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6家、擁有青島市級高新技術產品26個、專利授權數累計達到100余件。
加強隊伍建設 構筑人才“高地”
企業的自主創新,人才是關鍵。為構筑紡機產業持續發展的智力支撐保障體系,王臺鎮加大科研機構和高層人才的引進力度,先后與中國石油大學、青島大學、西安工程學院等國內十幾所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國內100多名紡織行業的知名專家簽訂了長期技術服務合同,與多家院校聯合對有關課題和項目進行攻關;依托鎮人才工作點,引進高科技技術人才130余人。在東佳集團,有2名中科院院士作技術指導、3名農民出身的技術人員享受到國務院津貼、高級技術人員近百人。
在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整合鎮域教育資源,創新形式培育自己的人才。依托鎮農民教育中心,每年舉辦專家講座20余次,舉辦車工等技能培訓班5次以上,培訓人員達5000余人次,基本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在企業中選拔組織有發展潛力的年輕科技人員到高等院校脫產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懂市場、能創收的本土工程師。積極實行項目工程師制度,以制度建設激勵人才創新。項目工程師對所承擔的項目從設計研制直至投放市場實行“一條龍”承包,并把效益與個人收入掛鉤。東佳集團的一名普通設計人員對聯合式羊絨分梳設備進行創新性設計,大大降低了原絨在梳理過程中的損失率,為企業贏得了過千萬元的定貨額。
實行品牌戰略 增強競爭優勢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轉化為品牌競爭力,才能保證企業長盛不衰。立足市場需求,王臺鎮瞄準國際紡機著名品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攻成套、頂進口”為技術發展目標,以“生產一代、改進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產品研發模式,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為市場營銷理念,不斷推進企業發展,企業步入內涵式、集約型發展軌道。東佳集團自主設計開發的FN系列組合式粗紡梳理機和FB系列精紡梳理機,使我國的粗紡和精紡梳毛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縮短了20年;“東佳”牌梳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主導產品梳棉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并遠銷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同春電子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PC703A高速噴氣織機申請了德國專利,實現了膠南國際專利零的突破。
從實處入手 做強產業經濟
今后,王臺鎮將四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做強做大當地紡機產業。首先是抓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其次是抓科技人才培養。把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程,長抓不懈。一方面,加大培訓力度,繼續依托鎮成教中心,舉辦電焊工、車工等生產技能培訓班。鼓勵企業每年選送部分企業骨干和技術人才外出深造,提升技術水平。同時,要充分利用鎮人才工作點,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特別是引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層次科研人員。此外,抓產品市場的開拓。進一步加強與機械貿易出口企業的聯系和鼓勵企業辦理自營進出口業務,為產品走進“國際市場”奠定良好基礎。最后,抓行業協會的功能發揮。在技術指導、銷售渠道、聯系創業基金貸款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為紡機產業的大發展搭建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