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分析,國內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達9.68%,超過男裝與女裝行業的21.17pct和17.54pct,未來仍將維持14%的復合增長率。所以童裝市場便成為了眾多品牌的重要目標之一,加之“二胎政策”實行,不斷刺激了服裝企業對挖掘童裝市場的神經。
基于消費者需求日漸多元化,向多品牌、全渠道參與轉身突圍,成為了服裝企業的共識。從森馬、太平鳥、美斯特邦威、維格娜絲、快時尚C&A等品牌紛紛布局童裝、少年市場都體現了這點。
在服裝行業呈現疲憊狀態下的森馬服飾面臨著高庫存、供應鏈能力不足、對市場反應慢的種種弊病,如今卻靠旗下童裝品牌巴拉巴拉“異軍突起”了,2017年巴拉巴拉營業收入實現26.4%的增長,占森馬總收入的52.56%。
隨著巴拉巴拉童裝品牌在童裝市場占據絕對優勢下,森馬服飾不斷深挖其市場,完善國內布局、開拓國際市場,提高童裝市場占有率。2018年上半年,森馬服飾與北美童裝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達成戰略合作、收購歐洲高端童裝品牌Kidiliz、購買“COCOTREE”品牌、巴拉巴拉在香港開店,由大眾向高端品牌定位,加速品牌多元化進程,進一步推進品牌國際化。
面對年輕新生代消費者,時尚、個性、有品質的消費觀念不再獨屬于自己,并且延伸到自己孩子身上。面對新的消費需求,太平鳥推出了童裝品牌Mini Peace,以潮、酷、個性化等DNA俘虜年輕消費者,設立首家單系列門店Mini Mini,用時尚的概念帶童裝走上“成人化”之路,加速布局童裝市場步伐。
快時尚行業競爭愈加白熱化,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滑鐵盧”,而不斷發展的童裝領域變成為快時尚品牌們競相拓展的新增長點。快時尚品牌C&A全國首家Kids Store于成都凱德廣場開業,并將計劃在2018年年末童裝獨立店開設超過10家,加快涉獵童裝業務。
童裝這個越來越快速發展的市場,確實給了服裝品牌們開拓新增長點的機會。雖然服裝行業如今呈現出復蘇狀態,但面對電商及國際品牌的影響,競爭不斷加大,而增長出現了放緩狀態,童裝市場無疑成了品牌們的“救命稻草”,勢必要穩穩抓住。
盡管童裝市場發出一片叫好的聲音,但如果抓不住主要要點,仍會成為拖累業績增長的因素之一。童裝作為重要板塊的江南布衣在受競爭壓力加大之下關閉了一些童裝店鋪,增長趨勢與開店量明顯放緩,或許在童裝領域遭遇了瓶頸。如何轉型取突破仍需持續探索。
此外,一直以童裝業務為傲的利標品牌竟在6月發布消息將出售所有北美童裝及配飾業務。2017年利標品牌童裝授權業務的全年營業額因競爭壓力按年減少5.5%至15.14億美元。4月才說要走“潮童經濟”的利標,不到兩個月卻出售最值錢的童裝業務,這其中因素不得不讓人考究了。
在童裝市場高度分散且競爭激烈之下,國產運動品牌特步2017年底有約250家兒童店鋪,收入貢獻卻甚微,發展速度和門店數量遠落后于安踏、361°等國內體育品牌的童裝門店數量,開啟放緩了兒童業務擴展戰略。
當前我國童裝行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但童裝企業規模卻偏小,單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有限。與此同時,隨著80后、90后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也導致了競爭成分愈加復雜,市場競爭壓力加速了童裝市場的深度細分,也收窄了單個品牌的市場發展空間,童裝企業面臨的挑戰也逐步復雜。
面對多元化市場,服裝企業們需要提出創新型思維、新方式、新定位迎接挑戰,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童裝行業正從粗放式經營向規模化、精細化經營轉型,產品、營銷、價格逐步向產品研發、品牌文化、品牌服務跨越,對此服裝企業競爭更加殘酷,必須要精準定位、明確品牌發展方向,提升產品質量、優化設計、了解消費者需求,精細化童裝,才能迎來高速增長期。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